滨州市局:新建200处场地设施 办“活”群众:设施

大众网记者 宗琮 滨州报道

4月8日,滨州市召开“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——亮目标”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局专场设施 。市局党组、局长,市体校党总支彭建民;市局党组成员,市体校党总支副、校长宋淑萍;市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宋飞;市局党组成员、调研员冯丽丽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
滨州市体育局:新建200处体育场地设施 办“活”群众体育:体育设施

彭建民介绍,2025年,市局将聚焦“113388”工作体系,坚持党建统领,聚力“11345”工作布局,持续深化“三牌争创”工程,知重奋进、笃行不怠,为赋能心安城市建设,助力品质滨州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设施

扛牢一面旗帜,坚持党建统领事业发展设施 。压实党建主体责任,全面强化作风建设,一体化推进“学查改”,确保学有质量、查有力度、改有成效。聚焦“113388”工作体系和市工作报告年度重点工作,坚持党政同声,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,靠前一步,担当作为,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任务。坚持从更高站位、更宽视野、更大格局出发,持续落实新发展理念,提升干伍内生动力,激发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活力。

打造一个样板,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设施 。解决好“群众健身怎么健得好”的问题,打造“社区健康官驿站”体卫融合品牌,深入开展全国第六次体质大监测,传递健康生活理念,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,满足群众多元化健身需求。解决好“群众健身从源头抓起”的问题,首创“小奥筑家”家庭健身素养大赛品牌,举办“放下手机·一起运动”等系列主题赛事活动,创新探索家庭滨州样板。

深化“三牌争创”,在主责主业上用心用力设施 。着力办“活”群众。年内新建200处场地设施,提档升级1000处农村场地设施,推进“百姓健身屋”“国球两进场地”建设,建好群众身边的设施。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等常规赛事活动,开展“全民健身拜大年”“进商圈”等主题赛事活动,全力办好全省第二届智力运动会,提升市民群众生活的热度。加强社会指导员队伍建设,组织各级各类单项、行业和人群主体开展健身活动,提升健身指导服务水平。

着力办“强”竞技设施 。在选人选材上下功夫,完善健全选材制度,积极向上输送,扩大夺金范围,形成稳定的金牌竞争力。在业余训练上下功夫,强化梯队建设,提升教练员专业能力。在运动员素质提升上下功夫,加强青少年运动员思想品德教育、文化课教学、反兴奋剂教育,筑牢校园安全防线。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,发展好举重、摔跤、柔道等优势项目,大力发展“三大球”等集体项目,打造一批潜优竞技品牌项目。在实战练兵上下功夫,办好中小学生市和市联赛,深入开展“奔跑吧·少年”系列主题健身活动,引进承办高水平竞技赛事。在要素保障上下功夫,落实“科训医管”要素保障和“上下链接”对接机制,全力备战第26届省运会,做好第15届全运会参赛保障服务。

着力办“火”产业设施 。制定印发《关于促进消费提质扩容的实施方案》,打造运动休闲、竞赛表演、场馆服务、培训、文创等业态丰富的消费新场景。突出优秀市场主体龙头表率作用,鼓励更多市场主体升规纳统。加强对上争取,积极申报省级产业示范基地(项目、单位)、精品赛事和线路等产业项目。做好“牵引、文化赋能、旅游带动”文章,宣传擦亮“九九黄河”文化品牌,持续扩大“九九黄河”马拉松、自行车系列品牌赛事影响力,让“立”起来,资源“动”起来、文化“活”起来,城市名片“亮”起来。

现场,宋淑萍就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,她说,当前,很多青少年缺乏锻炼,身体素质下降,近视、肥胖等问题呈现高发和早发态势设施 。“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预”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关注,对于青少年工作的重视。今年,市局在组织开展好各级各类青少年赛事活动的同时,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。

建立健全工作体制设施 。立足职责,联合教育、卫健部门,探索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升工作模式,通过“体教融合”“体卫融合”等形式,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运动和生活习惯。目前,我们与市教育部门联合开展了、篮球等9个项目的联赛,合作培养专业教师,共同推动“项目进校园”活动;与市卫健部门合作,推进健康校园、健康食堂建设,探索青少年近视预防、脊柱侧弯干预等。

要建立“家、校、社会”共护机制设施 。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,学校是青少年开展与健康教育的主阵地,社会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补充,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预应当由家庭、学校和社会共同守护。从家庭角度出发,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活动,养成运动兴趣和习惯。今年,我们创新探索家庭,首创“小奥筑家”家庭健身素养大赛品牌,开展“放下手机·一起运动”赛事活动。从学校角度出发,我们与市教育部门联合开展校园赛事,招商引资推动校园场馆建设,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运动场地和设施,同时学校为学生开足开齐课,保证学生每天有足够的运动时间。从社会角度出发,我们加大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,鼓励支持青少年俱乐部争创省级星级俱乐部,倡导社会力量广泛开展社会活动,让青少年在课余时间有机会参加锻炼。

探索制定青少年全龄化、个性化运动方案设施 。根据青少年的年龄、性别、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等特点,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。目前,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,根据其发育和运动需求,安排幼儿进行手球、腰旗橄榄球等趣味性强、运动强度适中的项目,针对小学生进行游泳、田径、体操等体能协调普及训练,针对初高中学生安排较为激烈的田径、球类,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、健身心。

宋飞就“小奥筑家”家庭健身素养系列赛事做了相关介绍,他说,近年来,市局聚焦家庭与家庭健身这个基本点,从活动内容、举办形式、参与群体、承办主体等方面调研,创新群众赛事,探索健身新路径,进一步突破家庭瓶颈设施 。“小奥筑家”家庭健身素养系列赛事是市局在今年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中首创策划、重点开展的一项品牌赛事,目的是为更好地从根源上“群众健身习惯如何养成”的难题。

在工作开展上,始终坚持问题导向,当前青少年健康问题突出,近视、体重肥胖、脊柱侧弯儿童青少年健康,青少年心理问题和心血管问题不同程度存在,亟待解决设施 。家庭健身观念需要更新。目前,先文化课后活动的现象仍然存在。体教融合、家校社共育需要进一步落地,真正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家、校、社“共同体”模式,推动实现德智体美劳“五育融合”,家校社“同频共振”是父母之间、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科学高效的陪伴方式,交流低效、陪伴低质,家庭建设的问题比较突出。全民健身形式需要创新。社区运动会等群众活动在传统常规做法上的参与度、吸引力明显不足,高质量扩大人口的动能发挥不够。计划今年按照“市示范、县模仿、镇和社区普及”的方式先行试点培育项目;明年按照“先社区和镇办、再到县区办、最后市办”的路径,深化普及和推广。力争通过一到两年的扎实实践,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滨州经验,进一步推向全省和全国。目前,“小奥筑家”家庭健身素养培育项目已于今年1月21日得到国家群众司和山东省局的书面批复。4月12日,“好运山东”2025年山东省社区运动会启动仪式暨“小奥筑家”家庭健身大赛也将在无棣县举办,“小奥筑家”家庭健身素养培育项目试点工作正式启动。

冯丽丽就促进消费方面有关举措回答了记者提问,她说,创新打造消费新场景设施 。以“九九黄河”文化品牌为引领,全年组织“九九黄河”马拉松赛、“九九黄河”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各级各类赛事活动3000余项次,丰富特赛事项目、品牌赛事和主题活动,打造更多消费新场景。

着力扩大消费场地新供给设施 。加大公园和绿健身载体建设力度,打造提升“10分钟健身圈”等多功能设施场地200处,提档升级1000个行政村健身设施,建设“国球两进”设施30处,中小学场地向社会开放率达60%以上,人均场地面积达到3.0平方米,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。

聚力打造消费新载体设施 。聚焦全民健身、青少年健康、家庭健身、假期消费等热点需求,激励组织参与赛事活动,组织开展“奔跑吧少年”主题户外运动、“小奥筑家”系列赛事活动,举办商超节活动,发布假期赛事活动赛历和精品线路,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高水平赛事,构建消费模式,拓宽消费新渠道。

探索构筑消费综合体设施 。聚焦消费延链补链,推动“+”融合发展,通过产业融合、品牌塑造、场景打造等多维发力,推进“+文化”“+旅游”“+乡村”“+生态”融合发展,创新促进城市消费。

全面优化消费营商环境设施 。今年3月份,市局印发《关于促进消费提质扩容的实施方案》,聚焦“三牌争创”工程,围绕优供给、建场景、强支撑,坚持从供需两端发力,促进产业结构更加优化,丰富产品和服务。管好用活市级产业资金,争取上级政策支持,加大优质产业项目扶持力度。挖掘产业集聚区优势,支持研发高品质产品。引导社会力量投入事业,探索市场化服务长效供给机制,进一步提振消费新活力。

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删除。联系邮箱:835971066@qq.com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dkty.com.cn/post/213.html

友情链接: